這很難還了!只有一個機會,趕快證道。修行人的誠信叫做願力,要比一般人更嚴謹,而且要百分之百的嚴謹,否則就變成了空願,空願會造成很大的障礙,所以發了願都要做到。發願就是讓自己有所依循,不會退轉,真正去下功夫。假如你的目標是訂在解脫、證道、成佛,就要很嚴謹的要求自己。為什麼我們的宗風要「嚴謹自持」,自己的行為、語言、思想觀念都要做最嚴謹的要求,否則聖境界與普通凡夫不是一樣嗎?所有成就者都是非常嚴謹的要求自己,自求內證所講的就是這個。
- Jan 30 Sun 2022 16:37
曾與人約定每天打坐一小時,沒做到就捐一千元給佛堂。後來沒做到,該怎麼辦?
- Jan 30 Sun 2022 16:36
一進佛堂就努力打掃做事的人,和進佛堂就念佛、拜懺、打坐的人,哪一種證道比較快?
- Jan 30 Sun 2022 16:34
不知如何才能將願力變大,真正成為自己的觀念?
願力要大,一切要為眾生,也就是德要大,去習氣與修德大兩者缺一不可。舉個實例,為什麼趙師兄入佛乘宗八個月就證相似法身?為什麼有的人八個月通百脈,一年半證念佛三昧?就是因為懂得去習氣、修德大。
- Jan 30 Sun 2022 16:31
是不是發一個利益眾生的願,佛菩薩自然會來幫忙?當因緣具足時,自然有人來幫忙完成?
或許是這個樣子,只不過這比較像神教的觀念。一般人完成他所發的願,是因為他因緣具足;若因緣不具足,到時候不能完成,就變成了空願,所以要善於觀察因緣。《維摩詰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就是講菩薩善於觀察因緣,所以願力也不是隨便發的。菩薩發願,是在因地時所發,每一個願祂都要完成,而且是在成就菩薩道以後完成的。眾生所完成的願力,往往只是因緣福德累積而成而已,可能他會成就,也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這和菩薩發願要度眾生的差別還很大。譬如,台灣最近幾十年到處在蓋寺廟,但是為什麼台灣的政治、經濟、治安還是不好呢?理論上寺廟越多,學佛的人越多,應該越好啊!所以,願力要看你怎麼發?怎麼做?理瞭解以後,就不能隨便發願!尤其是佛乘宗弟子只有一個願力是最重要的,就是「誓證佛果」,想辦法證本心為第一要務,做到了再談其他的,否則最後就成為空願!
- Jan 30 Sun 2022 16:30
發心與發願相同嗎?
發心與發願原本是一樣的,發願會成為你發心的動力,發願後你才會真正用心去做,所以為什麼發願要大。如果發願以後不去做,就變成空願,空願就是種惡因,會造成以後你遇到的人,幾乎也給你發空願!一般捐錢、做義工是普通發心,這也不錯,但只是種善因、結善緣而已。真正的發心是發「菩提心」,發「勝義菩提心」才是真正的發大心,其他都不能叫發大心。勝義菩提心就是覺心,要解脫證道,就要發勝義菩提心。
- Jan 30 Sun 2022 16:27
導師說:此生要修到什麼程度,自己要發願,請問發願要注意什麼?
發願要預防業力反彈,自己要有這樣的自覺,就是我夠不夠這樣的份量?我可不可以承受?這要有願力。以前 觀世音菩薩發願,如果眾生沒有度盡,祂不成佛!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也發願,假設眾生沒有度盡,祂的頭將碎為千片!如果你有那樣的願力,肯承受那樣的後果,那你就去做。以前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也不知道後果將如何,所以那個才叫大願力;如果已知道後果怎樣,那個願力就不大了!
- Jan 30 Sun 2022 16:26
授記的人要負責任嗎?
不負責任。授記是在某段時空裡,給某個人印證,表示他有可能到這個程度。但是在證本心以前,都可能會有無量的變化,所以,怎麼可能替他負責?所有的修行都是要自己負責的;若要負責, 老祖師幫我們負責就好了,那還修什麼?自己的命運自己決定,修行也是命運的一種,是自己的因緣,所以由自己決定。這一生要修到什麼程度,這要發願,有了願力後,身語意都要做到,否則講得再好聽也沒有用!
- Jan 30 Sun 2022 16:25
佛乘宗的講師要授記,授記有何意義?一生可以授記一次或無數次?
「授記」是一種決定,授記可以無量次,直到成佛為止。以講師來說,這一生能否解脫,成就約在百分之四十至五十之間。通過百分之五十,才有機會再做另外一種授記。假設能證「最高相似法身」,再上去就可以解脫了。
- Jan 30 Sun 2022 16:22
導師曾經修學過很多法門,最後為何選擇佛乘宗?
個人曾修過密乘等法門,但是無法解除心中的疑惑,因為「理」不是講得很清楚,所以還是無法解除心中的煩惱痛苦。進了佛乘宗,短時間內就有答案出來,所以才把以前所修的法丟掉。佛乘宗非常強調佛性的問題,佛性是學佛唯一的重點,很快的掌握到這個重點之後,就知道走這條路可以解脫,同時練禪功也使個人的身體好轉了。
- Jan 30 Sun 2022 16:18
能否請 導師多敘述一些 妙空祖師及 緣道祖師的事蹟?
說實在, 妙空祖師的事蹟,個人知道的也不多,不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 妙空聖僧就是 大自在王佛,祂不是入母胎出生的,祂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大自在王佛化身成 妙空聖僧,做頭陀行,也就是留頭髮的出家人,來世間度化,後來傳法給 緣道上人,傳了之後就回常寂光淨土。當年 妙空聖僧在七、八個地方隨緣說法,那七、八個地方,我只有怒江,渡江口那個地方沒去過。祂不像很多出家人住廟、有很多弟子,祂不住廟、不化緣。只要祂和你有因緣,一下子就出現了,你也不知祂為何出現?如果和你有三分鐘的因緣,祂就出現三分鐘;和你有二十分鐘的因緣,祂就出現二十分鐘,講完法祂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