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諸法百問 (1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磨砂墨绿质感背景 (1).png

這很難還了!只有一個機會,趕快證道。修行人的誠信叫做願力,要比一般人更嚴謹,而且要百分之百的嚴謹,否則就變成了空願,空願會造成很大的障礙,所以發了願都要做到。發願就是讓自己有所依循,不會退轉,真正去下功夫。假如你的目標是訂在解脫、證道、成佛,就要很嚴謹的要求自己。為什麼我們的宗風要「嚴謹自持」,自己的行為、語言、思想觀念都要做最嚴謹的要求,否則聖境界與普通凡夫不是一樣嗎?所有成就者都是非常嚴謹的要求自己,自求內證所講的就是這個。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進佛堂就努力打掃做事的人和進佛堂就念佛拜懺打坐的人哪一種證道比較快

拼命做事情的人證道比較快。我們的門規就講「自立活命,奉獻公益,群己和協,無我為人。」你看!搶著做事的就是那幾個人,很少有變動!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如何才能將願力變大,真正成為自己的觀念

願力要大,一切要為眾生,也就是德要大,去習氣與修德大兩者缺一不可。舉個實例,為什麼趙師兄入佛乘宗八個月就證相似法身?為什麼有的人八個月通百脈,一年半證念佛三昧?就是因為懂得去習氣、修德大。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不是發一個利益眾生的願佛菩薩自然會來幫忙當因緣具足時自然有人來幫忙完成

或許是這個樣子,只不過這比較像神教的觀念。一般人完成他所發的願,是因為他因緣具足;若因緣不具足,到時候不能完成,就變成了空願,所以要善於觀察因緣。《維摩詰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就是講菩薩善於觀察因緣,所以願力也不是隨便發的。菩薩發願,是在因地時所發,每一個願祂都要完成,而且是在成就菩薩道以後完成的。眾生所完成的願力,往往只是因緣福德累積而成而已,可能他會成就,也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這和菩薩發願要度眾生的差別還很大。譬如,台灣最近幾十年到處在蓋寺廟,但是為什麼台灣的政治、經濟、治安還是不好呢?理論上寺廟越多,學佛的人越多,應該越好啊!所以,願力要看你怎麼發?怎麼做?理瞭解以後,就不能隨便發願!尤其是佛乘宗弟子只有一個願力是最重要的,就是「誓證佛果」,想辦法證本心為第一要務,做到了再談其他的,否則最後就成為空願!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心與發願相同嗎

發心與發願原本是一樣的,發願會成為你發心的動力,發願後你才會真正用心去做,所以為什麼發願要大。如果發願以後不去做,就變成空願,空願就是種惡因,會造成以後你遇到的人,幾乎也給你發空願!一般捐錢、做義工是普通發心,這也不錯,但只是種善因、結善緣而已。真正的發心是發「菩提心」,發「勝義菩提心」才是真正的發大心,其他都不能叫發大心。勝義菩提心就是覺心,要解脫證道,就要發勝義菩提心。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師說此生要修到什麼程度自己要發願請問發願要注意什麼

發願要預防業力反彈,自己要有這樣的自覺,就是我夠不夠這樣的份量?我可不可以承受?這要有願力。以前 觀世音菩薩發願,如果眾生沒有度盡,祂不成佛!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也發願,假設眾生沒有度盡,祂的頭將碎為千片!如果你有那樣的願力,肯承受那樣的後果,那你就去做。以前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也不知道後果將如何,所以那個才叫大願力;如果已知道後果怎樣,那個願力就不大了!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授記的人要負責任嗎

不負責任。授記是在某段時空裡,給某個人印證,表示他有可能到這個程度。但是在證本心以前,都可能會有無量的變化,所以,怎麼可能替他負責?所有的修行都是要自己負責的;若要負責,  老祖師幫我們負責就好了,那還修什麼?自己的命運自己決定,修行也是命運的一種,是自己的因緣,所以由自己決定。這一生要修到什麼程度,這要發願,有了願力後,身語意都要做到,否則講得再好聽也沒有用!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乘宗的講師要授記授記有何意義一生可以授記一次或無數次

「授記」是一種決定,授記可以無量次,直到成佛為止。以講師來說,這一生能否解脫,成就約在百分之四十至五十之間。通過百分之五十,才有機會再做另外一種授記。假設能證「最高相似法身」,再上去就可以解脫了。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師曾經修學過很多法門最後為何選擇佛乘宗

個人曾修過密乘等法門,但是無法解除心中的疑惑,因為「理」不是講得很清楚,所以還是無法解除心中的煩惱痛苦。進了佛乘宗,短時間內就有答案出來,所以才把以前所修的法丟掉。佛乘宗非常強調佛性的問題,佛性是學佛唯一的重點,很快的掌握到這個重點之後,就知道走這條路可以解脫,同時練禪功也使個人的身體好轉了。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否請導師多敘述一些妙空祖師及緣道祖師的事蹟

說實在, 妙空祖師的事蹟,個人知道的也不多,不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 妙空聖僧就是  大自在王佛,祂不是入母胎出生的,祂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大自在王佛化身成 妙空聖僧,做頭陀行,也就是留頭髮的出家人,來世間度化,後來傳法給 緣道上人,傳了之後就回常寂光淨土。當年 妙空聖僧在七、八個地方隨緣說法,那七、八個地方,我只有怒江,渡江口那個地方沒去過。祂不像很多出家人住廟、有很多弟子,祂不住廟、不化緣。只要祂和你有因緣,一下子就出現了,你也不知祂為何出現?如果和你有三分鐘的因緣,祂就出現三分鐘;和你有二十分鐘的因緣,祂就出現二十分鐘,講完法祂就不見了!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乘宗目前有幾個道場

目前佛乘宗立案的道場有四個,走的路線各不相同,有的走氣功,有的走特異功能。我們「佛乘宗法界弘法協會」是以佛法為主,因為 緣道祖師在民國八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成立「佛乘宗學會」時就講過:以禪功接引眾生只是方便,從現在開始,不能永遠把方便當究竟,所以此刻開始要以佛法為主。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乘宗是以什麼經為主

以《華嚴經》為主,《華嚴經》是佛所講的經典之中,最了義、最究竟、最圓滿的經典,其他的經典無法如此究竟、圓滿。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大悲咒有何作用呢

一定要起「慈悲」才能相應,所以叫「大悲」,這是以  觀世音菩薩的精神為首。但大部分的人念了都不能相應,只是感應而已,感應有兩個原因:一則是累世的因緣與那一尊佛、菩薩有因緣,在這一生就可以感應;二則是在這一生開始起修,就要和祂的真正本心,是以什麼而證的本心來感應、相應。所以,修行只修到一點點皮毛是沒有用的,只能小用不能大用。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咒或念佛菩薩的聖號有何作用

這要看哪一尊佛或菩薩。譬如念 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即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每一個音都代表慈悲,所以要起「慈悲」與它相應。如果是念  文殊菩薩的心咒,就要起「智慧」與之相應。每一個咒都有它的精神所在,要依其精神相應;如果不能相應的話,就白念了!咒語,是代表那位菩薩主修什麼而成就,就像 觀世音菩薩是主修慈悲而成就的;  文殊菩薩是主修智慧而成就的,每個咒代表不同的意義,所以那叫心咒。能證本心,是因為這個精神而證的。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經時應注意什麼

念經和念佛、打坐、拜懺一樣,要專心念,其他不作二想。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所說稱為經為什麼惠能大師所說的六祖壇經也稱為經

《六祖壇經》稱為經,以因緣來講,因為 惠能大師對以後的眾生會有很大的幫助,其最大的意義在於它的內涵、它的德,和佛所講的一樣。不只是 六祖這個樣子,只要是證本心以上,證到初地菩薩階位的聖者,所講的每一句話,它都是經。經是廣義的,不要狹義的認為只有 釋迦牟尼佛講的才稱為經,歷劫累世以來,他方世界不曉得有多少位佛講過,像「易經」就有可能是哪一位菩薩所講的。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本願經裡的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是何意

每個人第八識裡有無量因緣的種子在裡面,其中有做總統的種子,有做皇帝的種子,有做武則天的種子,有做乞丐的種子等。所謂遇緣則發,是說當你的身、語、意符合時,種子就發出來,就變成那樣一個因緣。譬如說,你的思想觀念、行為、語言符合武則天,有一天你就出現武則天這樣的因緣;假如你的條件符合一隻流浪狗,有一天你就出現流浪狗的因緣。所謂「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心是講你的意識,「如是思維,如是顯現」。所以不要隨便動念頭,因為腦筋一動就種「因」,種因以後,接著就有「緣」來;緣就是條件,行為、語言就會跟著因走到某個程度,「果」就出來了。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覺林菩薩偈

這一段很重要,可惜一般人不重視!《地藏菩薩本願經》裡為什麼擺《華嚴經》的內容?這就是思想觀念的提昇,先要有這樣的思想觀念,再來看《地藏菩薩本願經》才不會走錯路。如果沒有先看「覺林菩薩偈」這一段,有些人會害怕,以為人死後好像都沒有任何希望了,就是下地獄而已!但看了這一段就可以知道「萬法唯心造」,一切都是你意識的表達、表徵。什麼叫意識的表徵?就是你的身、語、意做過那樣的事情,才會到那樣的地方去,但是這也要有一點慧根,才容易理解。這整個偈的重點,在講相的緣起,都是由於眾生意識的關係,所以要瞭解以後才知道怎樣去修正。意識能帶動我們的行為、語言,所以不要去做那些符合到地獄道的事情,死了以後就不會到地獄道去。「覺林菩薩偈」這一段很重要,可惜一般人不重視!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般若是每個人本自具足透過修行就有機會展現的嗎

對!般若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勉強叫做自然的覺知。它不需要老師的教導,不需要透過學習,只要透過修行能放下妄想、執著,無師智、自來智到時自然展現。包括現在的科學、未來的科學它都懂,像愛因斯坦所講的「時空統一」,現在科學還做不到,但是佛家早已做到,佛家的境界就是那樣的境界。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要背熟六大心法

因為靠六大心法都可以解脫,那是法的中心點,其中「十大一如」是整個法的重心,但它太深了,所以你們還沒有發覺它的妙義!真正對六大心法很熟的話,它會從「第八意識」反芻回來,因為六大心法本來就在你的自性中,只是要去和它「相應」而已!一相應全都從自性流露出來,包括《華嚴經》、《金剛經》等,全都出來。無論是參悟心法或思惟心法,都是為了和自性相應,平常誦經等也都是為了「引」它出來,因為它本來就存在。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