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轉」是要把用意識的習慣慢慢淡化,剛開始當然很難,因為我們的意識是歷劫累世累積而成的,就像抽油煙機卡上去的油,所以要一步一步來。但大根器的人,當下就可以把它「放下」,把第六意識︵大腦意識︶放下;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是孿生兄弟,第六意識能放下,第七意識也就放下了。但放下不表示第八意識就清淨了,還需要時間的醞釀,等一段期間以後,帶動第八意識的無記及染汙,全部放下就清淨了。有些學員問:「放下了,吃飯怎麼辦?開車怎麼辦?」這就是眾生!眾生習慣這個樣子!殊不知放下以後,般若作主,每一件事情都是百分之百的完美。當然,在過程中會有困難,但是你要去解決問題,要把歷劫累世用慣的東西捨掉,所謂「捨離心—捨離三界貪、瞋、癡,頓入解脫自在門。」這就是修行的重點。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你的思想觀念知道「六大心法」是好的,行為、語言就要去配合它,才能慢慢引導它進入潛意識;行為、語言做得更好,它就會進入你的深層意識,有一天自然就會進入最深層意識,與你的自性、佛性相應。光靠理是不夠的,理事要併進。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是考驗,最好的哪裡還有考驗?考驗是低層次的!要做到任何東西都欣然接受。有些人遇到好的境遇,就很高興,認為 祖師的加持力這麼好!如果遭遇到不好的,就埋怨 祖師,覺得不順!你覺得不順,就是和 祖師對立。法界的一切,都是 祖師法身功能變現而來的,怎麼可以有一丁點的不悅呢?連一丁點的不悅之色都不可以有,這樣才能和 祖師慢慢感應,以至相應,否則永遠不可能!這也只是「眾善奉行」的高境界而已,還不是清淨。假設你能做到這樣,這是「法爾如是」,這和逆來順受是兩回事;如果是逆來順受的話,你認為它是不好的,才叫「逆」。但我不認為它不好,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哪有什麼好、不好?這完全是兩種觀念。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念轉自業轉」講的是整個思想觀念的改變與提昇。如何從被物質限制、拘束的觀念,提昇到不被物質所拘束;進而到不被「物質」與「非物質」所限制。例如,踩到大便,就把它當成踩到黃金;更高層次,想都不要想,這只是「現象」而已。到了聖境界的人,他住一合相,但不離差別相,不起意識作用自然不受影響,而且自然覺知得清清楚楚,回家還知道要把鞋洗一洗。若你不受影響,但也不曉得要洗鞋,那就是「無記空」,那叫糊塗!所以《維摩詰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此乃聖境界,他住在第一義上,但對於差別相、物質的東西清清楚楚,因為不起意識作用,所以不會住在上面,這就是「不住」,就是應無所住,那是一個自然覺知的狀態,就叫「自在」。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業力反彈,就是幫他人扛業力,否則怎能消業障呢?業障是永恆的存在,因為你本身還沒有那個「能用」,還不能和 祖師相應,所以在只能感應時,就由你來扛;若你能和 祖師相應, 祖師就扛走了,相應與感應的差別很大!所以,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你「不住」在那上面。不住在那上面還有沒有業障?有,這是永恆的存在,只是你不住而已。所謂業障就是煩惱痛苦,如果有煩惱痛苦,但是你能不住的話,還怕什麼業障呢?會怕是因為你「住」!你們可能覺得這個理似懂非懂,似知非知是正常的,因為法界只有一個東西能確知,就叫般若。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修行的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信、住、行,再來才是迴向。迴向為什麼排在第四?因為前面功課沒有做到,迴向就產生不了力量;產生不了力量,就有可能業力反彈,在你還沒幫到他人之前,自己已經受傷了!基本上,進了研修班以後,最起碼已經比較清淨,迴向的力量會比較大一點。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兩種方式解決,一為主動積極的方式,譬如每天念佛五千聲,改為每天一萬、兩萬、三萬聲來破除障礙,同時積極改變習氣,具這種特質、恆心的人,這一生比較容易成就。另一種是退一步走二步,退三步走四步,因為眾生遇到障礙會怕,所以稍為退一下,再繼續努力,而且比以前更進步一些,這也會解決障礙,但這種人成就比較慢。這些都是個性的問題,在還有個性的時候,要選擇好的個性走,最後再把這個性去掉就好了。最糟糕的是,不進也不退,就杵在那裡,佛堂就有很多這種人。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是「去習氣」,當你完全沒有習氣時,就沒有東西來障礙你、拘束你,這可佔百分之七十;「禮佛拜懺文」修持法,雖是重要的修行法,但如果僅修表相,最多只佔百分之三十,故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能了解自己的因緣和外法界的背景,你就懂得修行。但有些人表面意識是聽進去了,但潛在意識還是拒絕它,所以不會真正「如法修行」。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定業。唐朝 玄奘法師有一位弟子說「定業不能轉」,這是沒有證道的人所講的,如果如此的話,定業就不是因緣法了!因緣法是無量因緣,無量變動的。 地藏菩薩也有所謂的「滅定業真言」,可見定業可滅,哪裡還有定業?其實這只是強調業力特別鞏固而已!就像人生的路很難轉彎、很難突破、很難超越,勉強叫定業。但是再鞏固的業力,只要信心夠,願力大,肯下功夫去做,都可以突破;不能突破的原因是因為做得還不夠。就以「凡事先檢討自己,不檢討別人」來說,凡夫總是怪別人,不怪自己,一直讓這個「小我」超越「大我」,所以才會變成凡夫中的凡夫!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迦牟尼佛八十歲時因中毒、腹痛,然後入滅,這是「相」的方面,但祂不住在相上。佛菩薩也有業力,所謂業力是相的問題,因、緣、果的問題而已,這對佛、對菩薩並沒有任何的影響。有人認為解脫之後,就沒有因、緣、果的問題,那是錯誤的!以相來講,解脫後還有因緣果報;以體來講,祂住在體上,不住在相上,所以才叫解脫。眾生因為「著相」才會有煩惱痛苦,「不著相」就不會有煩惱痛苦,所以盡量不要去講人家著相,愈講那人往往愈著相!

文章標籤

法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